

Data
我国自古沿用农历. "农历" 之称, 可能来源于我国以农立国, 制定历法必须以服务农业为本所故.农历又称 "夏历" , 据说这是因为农历始用于夏代( 公元前17世纪前 ).我国的农历, 并不是完全的阴历, 也不是完全用阳历, 而是阴阳两历并用的历法.
农历虽然也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, 俣农历运用了设置闰月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, 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.这就使它又具有阳历的成分.所以它较之纯粹的阴历为好.
根据我国历史记载, 从黄帝到清末, 我国人民使用过百余种历法, 但基本上都是属阴阳历的性质.经过漫长时间的不断观察、研究、修正, 我国人民早在三、四千年前就将纯粹的阴历和阳历很好地调和起来, 这确是我人祖先的一大发明.
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.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( 即29.5633日 ), 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, 小月29天, 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, 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义替编排, 而农历的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.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 "朔" ( 即月亮在太阳、地球中间, 而且以黑暗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 ).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, 或连续两个小月.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, 所以农历每100个历月里, 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.
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.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65.3667日, 较回归年要相差11年左右.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, 即多出一个多月, 为了把多余的日数消除, 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, 这就是农历的闰月.有闰月的这一年也叫闰年.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.究竟闰哪个月, 是由节气来决定的.
农历该闰哪个月, 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.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, 农历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, 跟在几个月后面就叫闰几月.
二十四节气歌: 春雨惊春清谷天, 夏满芒夏二暑连, 秋处露秋寒霜降, 冬雪雪冬小大寒.
节气实际上是指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, 将黄道分成24等分.每等分占黄经15度.
小寒: 冷气积久而为寒, 是天气寒冷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.太阳黄经为 285 度, 进入寒冬腊月.
大寒: 太阳黄经为 300 度,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, 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.谚曰: "冷在三九" , 又 "一九二九, 滴水不流;三九四九, 冻破缸臼" .冬至起每隔九天数作一九, 大寒正在四九.
立春: 立即是见, 春是蠢动, 是植物开始有生气的意思, 这一天是春天的开始.太阳黄经 315 度, 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, 象征春天的开始, 此时万物苏醒, 大地回春, 为便于记忆, 有二十四节气歌曰: "春雨惊春清谷天, 夏满芒夏二暑连, 秋处露秋寒霜降, 冬雪雪冬小大寒" , 在阳历里, 每月两节日期定, 最多相差一二天, 上半年来六廿一, 下半年来八廿三.
雨水: 雨水较多.太阳黄经330 度, "雨水" 意味着从这以后, 我国广大地区将停止降雪, 开始下雨.黄河流域平均每年三月初终雪, 初雨期一般在二月中旬 ( 个别年份, 也有推迟雪期和初雨期的 ).到了雨水节, 由于暖温的东南季风开始登陆, 雨水逐渐增多.
惊蛰: 春雷响动, 惊动万物, 这一天起冬眠生物将醒.太阳黄经为 345 度, 开始打雷, 气温地温渐渐升高, 土地已解冻, 春耕开始, 蛰伏地下的昆虫和小动物开始出土活动.谚曰: "过了惊蛰节, 耕田不停歇" .
春分: 这一天昼夜平分.太阳黄经为 0 度, 春分, 秋分古时统称日夜分, 即昼夜相等的节气是春秋两季的中间.春分这一天, 太阳直射赤道, 南北半球昼夜平分, 在各地太阳都从正东升起, 正西落下.
清明: 明洁的意思.这一天起草木萌芽.太阳黄经为 15 度, 气温转暖, 草木萌动.天气清澈明朗, 万物欣欣向荣, 各地有扫墓栽柳等习俗.
谷雨: 雨生百谷的意思.这一天起雨水加多.太阳黄经为 30 度, 雨量渐增, 适于谷物生长, 即 "雨生百谷" 的意思.谚曰: "谷雨前后, 种瓜种豆" .
立夏: 夏天的开始, 植物渐将借温暖的气候而生长.太阳黄经为 45 度, 春天已逝, 夏日开始, 气温显著增高,......
表格大全网提供2025年考勤表(自动智能统计)模板供会员下载,作品格式为xls。更多精彩考勤表素材,尽在表格大全网。
标签:考勤表(自动智能统计)